当前位置: 首页>>人才师资>>师资情况>>副教授>>Z>>正文

Z

赵宏伟
2024-11-05 10:42  

赵宏伟,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系,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中央美术学院博士

研究方向:科技艺术理论与实践

学习经历:

2000年至2004年 在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就读,获学士学位

2005年至2007年 在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就读,获硕士学位

2014年至2019年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就读,获博士学位

工作经历:

2009年至2019年 在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任职

2020年至今 在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系任职

长期关注新媒体艺术、程序艺术、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艺术等领域的跨界发展趋势,致力于科技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教学工作,连续多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与优秀毕业指导教师称号,负责完成科技艺术专业申报工作;教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次、省部级奖励4次,入选天津市首批“131” 创新型人才工程,获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;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,出版《艺术与观念∶凡·高》等专业理论译著2部,出版教材2部,在编教材“十四五”国家规划创新教材1部;积极推动教科研成果转化,多次参加各级展览与学术活动,论文和作品与多次获奖及被社会采用。

部分教科研情况:

论文发表:

《程序艺术的编码方法》发表于CSSCI期刊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》2018年第3期;

《美术教育的科艺融合创新之路——天津美术学院科技艺术专业建设探析》2022年12月入选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集;

《开启跨界联合实验新模式》2021年10月发表于学报《北方美术》;

《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视阈》发表于重要期刊《世界美术》2020年第3期;

《沉浸体验中的本体感觉》发表于重要期刊《世界美术》2019年第2期;

《人工智能的期待与现实》发表于核心期刊《世界美术》2018年第2期;

《机器天鹅》发表于核心期刊《世界美术》2017年第2期;

《代码改造》发表于核心期刊《世界美术》2016年第4期;

《一个人的军队》发表于核心期刊《世界美术》2016年第2期

译著:

2019年出版专业理论译著《艺术与观念:凡·高》北京摄影美术出版社(34万字)

2018年出版专业译著《凡·高》北京摄影美术出版社(70余万字)教科研成果:

项目与奖励:

2013年度天津市级新长征突击手称号;

2013年市级项目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3层次课题结项;

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天津市二等奖;

2017年天津海河金茂府大型浮雕委托项目;

2017年广东电视台《珠江频道整体形象策划》委托项目;

2020年获国庆杯第四届艺术设计大赛教师组教研成果一等奖;

2021年获国青杯第五届艺术设计大赛教师组优秀指导教师奖;

2021年天津美术学院师德演讲比赛获优秀奖;

2022年参与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部《“多元协同·创教融合”美术类研究生“沉浸式”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》创新课程项目,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。

2024年参与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项目”从“解释到对话--全球视野共建中国故事”顺利结项。

展览:

2013年《2013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》

2013年《天津市第三届油画精品邀请展》;

2014年《天津第五届油画双年展》;

2021年 陆上行舟:第二届镇北堡西部影城装置艺术节;

2021年 天津美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展;

2022年 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双年展(美术学);

学术活动:

2015年策划展览“十个展”暨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硕士第二回展;

2016年中央美院“思想空间先锋对话——青年学人开放论坛”;

2018年“多相”首届北京电影学院跨学科青年学术论坛;

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《审美育人 游艺通文——高校美术史、美术鉴赏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》;

2020年天津美术学院首届(2020)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;

2020年“喧嚣已至”全国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学术委员会委员、特邀学者;

2021年 疆·界——人工智能与生物艺术工作坊联合主持;

2022年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主办明日社会与设计反思——未来设计学术论坛主题论坛;

2023年微信十年科技艺术展+微论坛 。

指导学生:

2021年指导学生刘欢作品获第五届丝路“视觉大师”创意大赛院校组最佳新媒体与互动奖;

2024年天津市教育两委《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“微视频”评选活动》指导21级许佩霖团队参赛作品《泥人张》获市级二等奖。

关闭窗口

快速链接

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     ©天津美术学院    津备05013602号-1    津教备0059号  

移动门户

官方微信平台